萊特萊德環保時代來臨
環境監測行業正逐漸成為環保領域的亮點。環保部8月4日公布消息,環保部已就國家環境質量、監測事權上收事宜與財政部達成一致,將分三步完成國家大氣、水、土壤環境質量監測事權的上收,真正實現“國家考核、國家監測”。我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再進一步了。
萊特萊德深知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創新。在近年來,萊特萊德環境工程有限公司開發了電鍍廢水處理技術、煙氣脫硫脫硝技術、有毒有害有機廢氣凈化、高濃度高含鹽難降解廢水治理、畜牧養殖業污水處理等充分結合中國實際情況的技術。萊特萊德追求完美品,堅持技術創新,堅守環保防線不失守。
環境監測再“升級”
截至目前,全國已建立各級監測站2700多家,有監測人員近6萬名,監測儀器設備26.8萬臺(套);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實時發布1436個環境空氣自動站點的6項污染物濃度和環境空氣質量指數;所有省級監測站具備水質109項全分析能力,多數省級站裝備已達國內先進水平。環保業內人士王曉強分析稱,環境監測事權全部上收國家后,這將進一步強化國家環境監測質量管理能力,通過委托具有良好信譽的環境監測機構或第三方機構運行管理,從根本上避免監測數據受到考核評比等行政干擾,環境監測行業有望得到全面發展。
生態環境的監測網絡
事實上,環境監測作為我國環境整治工作的重要內容,近期備受關注。今年7月,中央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《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》明確提出,全面設點、全國聯網、自動預警、依法追責,形成政府主導、部門協同、社會參與、公眾監督的新格局;同時要求,到2020年,我國將基本建成陸海統籌、天地一體、上下協同、信息共享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。
不難看出的是,無論是“榮升”國家考核、還是生態環境監測的網絡化,這個備受關注的環境監測業發展模式日趨清晰,因此我們更有理由、更有信心相信中國未來環保業的騰飛景象。
公司新聞new
- 飲用水不干凈?究竟是科普還
- 曲線微導力膜系統將成為煤
- 中水回用技術對于環境保護
- 中水回用緩解水資源短缺問
- “再生水利用”將激發膜產
- 中水回用符合設計理念高效
- 萊特萊德:一體化污水處理
- 從源頭下手,中水回用解決
- 電力行業完善管理制度,中
- 一座“身兼數職”的電廠 “
工程業績new
- Aproclean系列智能高效過濾
- 某海島集裝箱海水淡化設備
- 內蒙古某火力電廠廢水近零
- 大連某印染公司中水回用項
- 500m3/h中水回用及部分零排
- 山西某燃煤電廠中水回用項
- 青島某電廠安裝集裝箱海水
- 某海島集裝箱海水淡化設備
- 武漢某區一體化污水處理設
- 萊特萊德礦井水脫鹽及回用
技術資料new
- 國家能源集團市政飲用水項
- MBR膜清洗
-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推進“
- 污水處理中MBR膜清洗方法
- 社區中水回用設備核心工藝
- 2020年鄭州再生水利用量超
- 中水回用市場潛力大,開啟
- 垃圾分類知識大PK 引領城市
- 加快推進水電綠色轉型發展
- 海水淡化可增強發電廠競爭
聯系方式
